岳西县多措并举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发布日期:2021-04-21 17:44 信息来源:自然生态保护处 浏览量: 【字体:  

岳西县地处大别山腹地,境内群山如黛鸟语花香,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大别山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和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于一身。近年来,岳西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先后创成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第三批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示范县,通过持之以恒的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多措并举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岳西。

一、强化规划引领,创新保护机制

编制《岳西县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及行动计划(2015-2030)》和各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近、远期目标,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列入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工程2020年岳西县被列入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生态补偿范畴,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开展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坚持生态差异,建立乡镇差异化生态考核指标体系,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

二、提升丰度指数,构建生态廊道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开展自然保护地监管“绿盾”专项行动,关闭拆除保护区内17座小水电站,严厉打击自然保护地内违法违规行为不断加强了野生动植物物种的栖息地保护。加强森林系统保护和野生动物管理。从2001年起在物种丰富度较高区域、各类保护地、生态环境脆弱区,实施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公益林工程,对有关区域进行全面封禁,面积达87963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49%。通过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水生动物增殖放流、移民下山集中安置、林草工程修复等措施,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开展野外巡视巡查和野生映山红保护专项行动,发展有机产业,减轻农业化学投入品对环境及生物的危害,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境内建有鹞落坪、古井园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大王沟大别山五针松、鹭鸶河石斛、黄尾及天峡银缕梅等保护小区,构建生态廊道。现有维管植物2368种,其中野生1800余种;脊椎动物300余种;已鉴定到种的昆虫1143种。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位于全省前列。

三、加强科研合作,践行“两山”理论

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科研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岳西生态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召开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发展权衡机制研究项目技术交流会、大别山(岳西)生物多样性保护研讨会。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动态监测体系,建设国家森林生态动态监测国际化标准大样地,开展森林群落动态演替监测,强化生物多样性样地复查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实行全年不间断野外巡查监测。推进建设大别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旨在实现大别山区珍稀植物就地和迁地保护,打造集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科普和生态系统监测、物种研究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植物园。

四、探索减贫示范,促进和谐共生

探索生物多样性与减贫示范。建立在农民集体山场上的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坚持区乡深度融合,通过订立资源管护协议、村规民约等方式,引导居民参与保护区管理工作;调整产业机构,发展以“有机茶、高山菜、地道药”为主的生态农业,实现百姓脱贫致富;实行林权制度改革,区内16万亩山场被划为国家重点公益林,每年林户可获得230万元的公益林补助,实现保护发展双赢2018年岳西县在全省率先脱贫摘帽。1993年和2018年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显示,保护区主要保护物种种群数量在增加,主要保护对象状况稳定,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