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安徽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0149号提案的答复

信息来源: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发布日期:2019-08-30 17:40点击次数:

 

对安徽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0149号提案的答复

民革安徽省委:

您委提出的关于同塑经济脊梁,共护八百里皖江碧水东流的提案,现答复如下:

我厅高度重视八百里皖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的决策部署,深入推动实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以全面开展生态环境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为抓手,切实推进“23+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强化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集中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劣类水体整治、三磷排查整治、清废行动、农村生活污水及黑臭水体治理、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整治、饮用水水源地专项行动、自然保护地监督检查等重点工作,统筹协调推进农业、生活、船舶港口码头治理、岸线生态修复等工作。2018年,长江流域总体水质良好,类水质断面比例为89.3%,较2017年上升1.2个百分点,干流水质为优,监测的46条支流中40条水质优良。2019年上半年,长江流域类水质断面比例持续提高,较上年同期增加2.4个百分点。

一是狠抓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强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反映问题整改,警示片反映的23个问题有8个问题基本完成整改。全面开展生态环境问题大起底,已形成4批次、1280个问题清单,第一批28个问题基本完成整改4个,第二批99个问题,已上报完成整改40个,第三批977个、第四批176个问题,已全面启动整改。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144个整改任务,已完成整改107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共梳理出68个具体问题,已逐一明确整改目标、整改任务、整改标准、整改单位和责任时限。

二是全面排查整治长江入河排污口。推进前期已查明长江入河排污口问题整改,组织长江流域8市对水利部门登记在册的835个入河排污口现状进行复核,通过封堵、截污、关闭排口、关闭排污单位等形式取缔119个,79个发现问题的排污口已立行立改18个。开展长江入河排污口新一轮拉网式排查,长江干流已完成无人机航测、数据解译和人工首轮现场排查。启动长江一、二级支流无人机航测工作。推进长江入河排污口在线监测系统建设,长江干流54个入河排污口已实现在线监测全覆盖。

三是深入推进工业污染治理。全面排查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1公里范围内新建项目,共排查出已批未开工项目28个,均依法停止建设。推进开发区优化整合,长江流域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已由98个整合为75个,已全部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开展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专项整治行动,已完成工业园区污水管网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行情况排查,建立了问题清单。推进搬迁企业进园区,共排查出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1公里范围内企业1423家,确定搬迁的51家已完成搬迁28家。积极推进散乱污企业整治,前期排查散乱污企业13405家,已完成整改12760家,20196月部署开展散乱污企业再排查再清理再整治。推进排污许可证制度,全省已开展46个行业1394家企业的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开展三磷专项排查整治,完成调查摸底工作,全省三磷企业22家。

四是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出台《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深入开展城市黑臭水体大排查大整改,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基础设施建设。长江流域152条城市黑臭水体129条已完成治理,消除黑臭达到初见成效标准。长江流域8市已建成77座生活污水处理厂,总规模449.75万吨/日,其中沿江533座,规模166.25万吨/日;长江流域15个污水处理提标改造项目已开工建设,基本完成5个;长江流域城市污水管网已完成改造207.18公里,占年度计划的34.7%。长江流域8市建成运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43座,处理能力21550.5/日,7个市纳入垃圾分类试点,其中合肥、铜陵为国家试点。

五是深入推进“清废行动”。抓好“清废行动2018问题整改,发现的88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治,挂牌督办的13个问题已全部摘牌。持续开展“清废行动2019,全省共排查固体废物问题1788个,完成整改1779个。开展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整治,共排查问题堆场221个,完成整治215个。对全省尾矿库开展全面摸底调查,初步摸排尾矿库163座,完成闭库41座。制定并印发《安徽省尾矿库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92020年)》。

六是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省已建成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757个,在建317个;建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655个,在建491个;完成农村改厕所39.1万户,占年度任务的55%。举办2019安徽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达成签约项目149个(100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签约总金额280亿元。长江干流5公里内有畜禽养殖场1039家,已整改完成722家。2018年,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78.6%,超过全国平均水平8.6个百分点;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81.1%,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8.1个百分点。推进禁、限养殖区“三网”养殖清理整治工作,累计拆除网箱1.47万亩,围栏网166.5万亩。2018年,全省有机肥施用面积2598万亩次、同比增长10%。化肥使用量约311.1万吨,同比下降2.4%;农药利用率41%,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农药使用量1.28万吨(折百),同比下降1.5%。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13亿亩次,覆盖率达86.9%,提升4.5个百分点。

七是推进船舶港口码头污染防治。排查出的沿江224个非法码头全部已拆除,其中198个非法码头已完成复绿工作,18个非法码头拆除后恢复自然岸坡。排查出990个无证经营码头、砂站,953个已完成整治。开展港口码头雨污水防治设施排查,应建设地面冲洗水、初期雨水收集处理设施的180个码头,已建成146个;40个化工码头中22个已安装事故废水收集处置系统。全省23个大型码头(集装箱9个、货运14个)全部建成岸电设施。全省已清理船舶修造企业171家,待搬迁整合重组25家,累计拆解、改造、新建船舶15630艘。明确在安庆港中心港区建设化学品船舶洗舱站1座,年洗舱能力600艘。

八是强化生态系统管护。推深做实林长制,全省共设各级林长52122名。开展长江干流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列入清理整治范围的303个项目(含重复项目28个),其中50个拆除取缔项目已完成49个,其他253个项目已完成整改37个。实施湿地修复,完成退耕还湿800亩,修复湿地31000亩。完成治理修复废弃矿山1058个,恢复治理面积0.996万公顷;完成治理修复在建矿山234个,恢复治理面积0.71万公顷。印发《关于加强长江(安徽)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绿盾2018”排查的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问题163个,完成整改150个。全省461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变化遥感点位已核查完毕,查处违法违规问题116个,完成整改39个。开展全省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回头看”,发现问题35个;启动乡镇级“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排查整治工作。

九是完善生态环境空间管控。持续推进“三线一单”编制,已完成《长江经济带战略环境评价安徽省“三线一单”》(初稿)的编制、征求意见和专家初审工作。开展全省排污单位全口径大排查,已有1356家排污单位实现安装、联网、运维监管“三个全覆盖”。建立省级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大数据平台建设,构筑重点排污单位监控闭环管理系统。完成铜陵市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试点工作,制定全省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建设方案。全面整治劣Ⅴ类水体,十五里河2019年上半年已消除劣Ⅴ类。

十是建立完善保障机制。设立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建设专项引导资金,2019年,省财政安排沿江5市专项引导资金9亿元;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2018年、2019年各争取8亿元用于沿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强化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20182019年省财政下达沿江3.173.67亿元;健全绿色金融体系,2019年,省财政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0亿元支持沿江5市。建立长三角区域大气、水污染协作机制,强化长三角区域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协调保障重大活动环境质量。配合生态环境部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组织优势单位和优秀专家团队深入沿江城市一线进行驻点研究和技术指导。实施全省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机制,在长江支流滁河建立皖苏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下一步,我厅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的实施意见》和《长江安徽段生态环境大保护大治理大修复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落实专项攻坚行动方案》,强力推动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和各项重点工作如期完成,切实改善皖江生态环境质量。同时,认真吸收意见建议,完善与长三角区域和上游湖北省的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省级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大数据平台,推进长江主要支流入河排污口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加快公布“三线一单”,加大对地市生态环境工作的指导力度。

办复类别:B

联系单位: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

联系电话:055162379317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

2019814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解读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