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960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信息来源:科技与财务处发布日期:2020-09-01 16:56点击次数:

杜方平等13名代表:

你们在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建立生态补偿逐年增长机制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2014年我省比照新安江模式启动实施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每年设立补偿资金2亿元,其中省财政投入1.2亿元,六安市、合肥市分别投入0.4亿元。2017年,省财政将补偿资金增加至1.32亿元。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实施以来,累计安排生态补偿资金12.36亿元,全部拨付至流域上游地区六安市和岳西县,专项用于涵养水源、水环境综合整治。考虑到即将实施的龙河口引水工程,省财政已协调六安市和合肥市,拟在供水工程实施后及时启动生态补偿。下一步:

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大别山区生态环保投入力度。皖西大别山区作为我省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省财政将继续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国家将大别山区整体纳入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助范围,通过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生态补偿资金、生态环保专项等资金,对大别山区等生态良好地区加大补偿力度。建立健全生态环保领域资金整合机制,集中财力办大事,着力提高资金效益、政策效益、项目效益和公共效益,促进产业转型和绿色发展。

二是推动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向市场化、多元化发展。2019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生态综合补偿试点方案》,经积极争取,我省六安市金寨县、安庆市岳西县、黄山市歙县和休宁县、池州市石台县等5县列入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我们将在试点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逐步在大别山区推广实施。合肥市都市圈七市为统筹推进都市圈发展一体化,制定了《合肥市都市圈“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合肥和六安2市以合六工业走廊为基础,经过多年的深度合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们将督促合肥、六安2市继续按《纲要》要求,秉着互利共赢的原则,进一步在产业发展、人才交流、技术扩散等方面再度深入融合,协调解决六安水源地产业补偿、政策补偿和智力支持等方面问题,提高上游地区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

三是积极探索建立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匹配的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系统价值核算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开展生态系统价值核算,有利于架起“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的桥梁,是践行“两山论”的重要抓手。目前,生态系统价值核算仍处于前期科研探索阶段,国内外均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规范。我厅将组织相关科研院所,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指导建立生态补偿资金的动态调整机制。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省生态环境厅科技外事与财务处

联系电话:0551—62376636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

2020年8月3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解读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