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访谈实录
答记者问实录 | 2022年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嘉宾:

时间:2022年11月8日

摘要: 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项磊向媒体介绍“强化生态环境保障和服务助力经济稳增长”工作情况。省生态环境厅监察专员、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处长顾群、综合处副处长孙睿、科技外事与财务处四级调研员陆玉杰、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田春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宣传教育处处长李祥龙主持。

我要发言

答记者问实录 | 2022年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文字实录

11月8日上午,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2年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项磊向媒体介绍“强化生态环境保障和服务助力经济稳增长”工作情况。省生态环境厅监察专员、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处长顾群、综合处副处长孙睿、科技外事与财务处四级调研员陆玉杰、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田春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宣传教育处处长李祥龙主持。以下为答记者问实录。

媒体记者

我是中安在线记者,今年2月,省委省政府要求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要素保障,请问生态环境部门在加强要素保障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项磊:

为助力有效投资,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全力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省委省政府要求省直有关部门做好重点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工作,省生态环境厅积极落实相关要求,全力做好重大项目的生态环境要素保障工作,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及时出具承诺。省生态环境厅迅速制定《全省重大项目建设生态环境要素(污染物排放量指标)保障工作承诺事项》,提出全力拓展存量挖潜空间、加大全省范围指标统筹等要素保障具体措施,在厅网站进行公开,并在“环企精准云普法”平台进行进一步宣传解读,积极拓宽政策知晓面,帮助基层和企业全面了解和运用相关政策。

二、建立会商机制。2022年5月,我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建立生态环境要素保障会商协调推进机制,是省直单位第二个要素会商机制,得到王清宪省长、刘惠常务副省长的肯定。截至9月底,已开展5次会商,省、市政府部门、项目单位、第三方技术单位联合会商,协调了29个重大项目环境要素保障问题,涉及总投资1582亿元。例如:今年7月份,得知宁芜铁路项目噪声问题后,我厅立即召开会商会,与地方政府一起商讨噪声综合治理措施,9月1日,生态环境部批复该项目环评文件,涉及总投资约99亿元。

三、优化确认流程。为进一步缩短环评编制报审时间,省生态环境厅简化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确认程序,要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完善内部联动机制,在环评报告编制阶段提前介入指导总量指标事宜,并明确环评审批与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确认权限属同一级生态环境部门的,在确保建设项目能够落实主要污染物替代来源的前提下,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确认意见在环评审批环节一并办理,无需另行申请。


媒体记者

我是安徽交通广播记者,今年以来,国家先后部署了一系列稳经济政策措施,其中重大项目建设是当前稳增长的关键所在,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请问省生态环境厅在服务重大项目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顾群: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国际多重挑战,我国经济面临较大压力。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部署了一系列稳经济政策举措,省委、省政府也提出了一系列细化落实措施,加强经济运行服务保障,力保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我厅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环评服务保障作用,促进重大项目依法依规、精准快速落地,高效服务稳经济工作大局。

一、建立清单,加强跟踪调度。我厅印发关于开展2022年度重点项目环评审批服务工作的通知,并将近2年全省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分发各市,省、市分级建立年度重点项目环评审批服务清单,定期了解工作进展,提供技术指导帮扶。截至9月底,重点投资计划中已有1963个项目环评获批,总投资额达到11507.8亿元。例如:今年4月份,安徽宿固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表示宿州至固镇高速公路开工诉求迫切,需要尽快取得环评批复。我厅开辟“绿色通道”,压茬办理审批工作,18个工作日内办结,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二、专人对接,及时协调推进。选派业务骨干参加省级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工作专班,负责政策开发性金融工具投放项目环评审核,协调调度需要省级层面解决的问题,指导完善环评手续,加快推进项目落地。目前,我省已签约投放192个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第一批93个项目已按要求于9月底全部开工建设。

下一步,我厅将继续贯彻落实稳经济各项工作部署,树牢服务意识,强化要素保障,用好会商协调推进机制,加大协调帮扶力度,高质高效保障重点项目环评审批,为稳住经济大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媒体记者

我是人民网记者,今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省委召开“一改两为”大会,树立了全心全意为民为企服务的鲜明导向,也向全省党员干部发出转作风优服务的号召。请问建设项目环评方面,省生态环境厅有哪些优服务举措?

顾群:

我厅迅速学习贯彻“一改两为”大会精神,认真落实各项工作要求,在改作风上出“真招”,在稳经济上出“新招”,在办实事上出“实招”,推动“为民惠企”取得积极成效。

一、持续提升环评服务水平。全省生态环境部门推行行政许可“零跑”行动,为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压茬推进受理、评估、审查、公示等环节工作,通过“云审查”“不见面”审批等方式提升审批效率。疫情期间,为不影响审批速度,宣城、淮南、池州、阜阳、铜陵等市已“云审批”建设项目600余个。

二、深入推进“环境影响区域评估 环境标准”改革。对标学习沪苏浙,结合我省实际集成创新,深入推进“环境影响区域评估 环境标准”改革,全省80%的省级及以上园区已公布区域评估成果,1-9月,2327个项目环评运用区域评估结果,节省30%环评费用。

三、拓展环评告知承诺覆盖面。在合芜蚌自贸区和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等区域,对部分条件成熟的行业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1-9月,全省承诺审批项目448件;鼓励开展“打捆”环评,安庆、滁州、宣城等市在此项应用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合肥、淮南积极跟进,今年以来,打捆审批亿元以上项目3个。

四、深化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改革试点。扩大“两证合一”试点范围,1-9月,合肥、蚌埠两个片区已分别完成140个、15个项目的“两证合一”试点,企业可节约费用约40%。特别是指导合肥高新区深入探索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试点工作,已完成73个项目“两证合一”审批,审批周期由改革前60个工作日压缩到平均5个工作日以内,并在其他自贸区联动区复制推广,进一步提高企业投资积极性,加快项目落地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下一步,我们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深化作风建设,巩固已有举措落实成效,谋划更多为民惠企政策,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与水平,助推我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媒体记者

我是安徽日报记者,我省如何通过完善非现场监管执法方式,帮扶企业发现和解决环境管理问题的?

田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全省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精神,我省今年以来依托“数字安徽—智慧环保”平台,持续完善以污染源自动监控为主,视频监控为辅助手段的非现场监管执法体系,着力提高生态环境执法效能,减少现场检查频次,推进非现场执法监管,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企业“利剑高悬”,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目前,全省已完成2705家排污单位自动监测设备和11800路视频监控设备的安装、联网,实现企业生产工况、设备故障等自主标记。对自动监测数据日均值超标,采取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色报警方式,及时提醒相关企业和属地生态环境部门。采取运维台账“电子化”,运维结果可检查、可追溯、可考核。

2022年1至9月,企业通过“污染源自动监控巡查系统”提交异常情况报告14148条。省厅通过“数字安徽—智慧环保”平台,发送2314家次企业日均值超标报警短信,较去年同比下降34.7%。通过推行“智慧环保”执法方式,基本做到不去现场或少去现场,就能够对企业环境管理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意见,督促企业严格落实环保主体责任,助力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加快推动绿色转型,实现经济稳步增长。


媒体记者

我是合肥日报记者,由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专业性比较强,企业在项目审批、日常生产中有时会遇到一些问题,可能不知道如何更好地解决,请问省生态环境厅在畅通对企沟通平台,积极助企纾困方面都有哪些好的做法?

孙睿:

为全面提高环保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力帮助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畅通对企沟通渠道,我厅专门实施了“环企直通车”行动,行动共分为两个板块,分别是“十百千”行动和“面对面”互动。

一、开展“十百千”行动。即省生态环境厅每年与10家左右企业结对服务。其他设区市及所辖县(市、区)生态环境部门每年共结对服务企业100家左右,全省每年共结对服务企业合计1000家左右。活动开展以来,省生态环境厅领导结对服务企业20家,各市、县生态环境局班子成员等结对服务企业1430家,全省共结对服务企1450家;同时,解决一批企业提出的诉求,各地、各部门将“十百千”行动与“四送一服”“放管服”“一改两为”等活动融合推进,结合日常工作,深入结对企业走访,共计走访企业4942家次,收集问题2177个,解决问题1851个。例如:6月21日,大气处、机关党委、执法局、环科院一行赴池州市安徽艾克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贵航特钢有限公司实地开展调研,在超低排放改造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帮扶。

二、开展“面对面”互动。即省生态环境厅负责同志,厅机关相关业务处室、直属事业单位负责同志,行业专家、全省各类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其代表,定期面对面了解企业诉求,现场解答相关问题。在今年疫情防控压力大的形势下,创新活动形式,视频互动与现场座谈相结合,继续与企业“面对面”互动。截至9月底,已举办4期“面对面”互动活动,其中视频互动2次,现场互动2次,共计接待22家企业,对25个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下一步,我们将常态化开展“环企直通车”行动,切实做好各项政策宣讲和技术帮扶指导,注重精准帮扶,确保帮扶活动取得实在效果。


媒体记者

我是安徽广播电视台记者,请问今年以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开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双招双引”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

陆玉杰:

今年以来,产业推进组工作专班围绕年度工作目标,按照“担责任、聚合力;突瓶颈、加速度;抓项目、培优势;精调度、求实效”的工作思路,强化省市县三级联动,坚决克服新冠疫情影响,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工作。

前三季度,落地项目1132个,总投资9295.71亿元,其中签约项目476个,投资额为4488.62亿元;开工项目480个,投资额为3685.06亿元;投产项目176个,投资额为1122.02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落地项目204个,投资额7473.53亿元。50亿元以上项目59个,投资额5056.27亿元。招引质效明显提升。

统计显示,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规模以上企业1323家,总产值2288.3亿元,同比增长25.6%。其中新能源规模以上企业396家,产值994.7亿元,同比增长54.8%;节能环保规模以上企业927家,产值1293.6亿元,同比增长9.7%。

截至目前,全省新增1家生态环保领域上市企业(劲旅环境),首发募集资金9.61亿元,新增1家境外生态环保上市公司(海螺环保--港交所),新增1家生态环境领域“新三板”挂牌企业(久恒智循)。我厅牵头组建的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主题母基金,已完成母基遴选工作,力争年底前完成中基协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