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东北天然气管道工程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前公示

信息来源:环评处发布日期:2021-08-13 16:48点击次数: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厅拟对《皖东北天然气管道工程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本公示发布后五个工作日。若对本项目建设有不同意见,请于公示期内将书面意见反馈至省生态环境厅环评处。

联系电话:0551-62775371、62775371(传真)

监督电话:0551-62376172

地址: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怀宁路1766号(230071)


项目名称:皖东北天然气管道工程二期项目

建设地点:管线经过安徽省滁州市的来安县、南谯区、全椒县,马鞍山市的和县、郑蒲港新区

建设单位:中石化皖能天然气有限公司

环评单位:北京中环博宏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建设项目概况:拟建设一条支线及四条联通线,线路总长179km,设计输气量为46.6×108m3/a。沿线共设置工艺站场4座,线路监控阀室5座。皖东支线长151km,设计压力10MPa,管径D711mm,沿线设站场4座,阀室5座;联通线全长28km,其中与滨海LNG苏皖管道联通线两条,设计压力10MPa,管径D711mm,滁州分输清管站与苏皖管道联通线长8km,全椒分输清管站与苏皖管道联通线长4km;与省级支线联通线两条,设计压力6.3MPa,管径D711mm,和县分输站与巢湖-江北集中区管线历阳输气站联通线长11km,功桥末站与江北集中区支线白桥输气站联通线长5km;联通线均未设置站场及阀室。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大气环境。施工期环境影响主要为施工作业面扬尘、施工机械尾气、焊接烟尘等。通过加强对施工机具的管理,在施工计划中制定车辆维护、检修计划,对施工道路进行固化,洒水处理等措施,减少对周边空气环境的影响。

运营期废气污染物主要为站场工艺装置区无组织排放排放的非甲烷总烃,清管作业排放的少量烃类气体以及系统超压经放空立管排放的天然气。营运期采用合理的输气工艺,选用优质材料,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在设计时充分考虑抗震,保证正常生产无泄露;清管放空、检修放空产生少量天然气经过15米高放空管排放,日常加强管理,减少放空和泄漏。

2. 地表水。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为生活污水、混凝土搅拌及浇筑废水、清管、试压废水排放,管道穿越饮用水源准保护区以及大开挖穿越对于水体的影响。主要防治措施是施工队伍依托当地社会服务设施,不设施工营地,安装移动式环保厕所;施工生产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不外排;清管、试压废水经沉淀过滤后回用或排入附近的沟渠河流;施工中优化开挖、传越点位选择,合理安排施工期,加强施工管理,两侧大堤堤脚内不得设置施工材料堆放场地,施工结束后恢复场地原貌。

运行期主要环境影响为工艺站场生活污水排放,以及清洗废水和站内过滤设备、汇管、计量设备等的排污以及接收清管器过程中排出的少量残液。生活污水、清洗废水经排水管网收集后首先排入化粪池预处理后,进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处理达标后回用于站场周边绿化。

3. 声环境。施工期噪声源主要来自施工作业机械。施工单位应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车辆、机械,从源头降低噪声源强;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在居民区附近施工时严格执行噪声防治规定,敏感区段不夜间施工;合理布局施工现场,根据需要设置声屏障、围挡降噪,加强施工管理。

运营期噪声源主要来自站场分离过滤、调压设备和放空系统。应加强源头预防和运行管理,采用低噪声设备,优化噪声源布局和场站工艺设计,减少放空次数,避开夜间时段放空。

4. 固体废物。施工期主要为生活垃圾、施工废料、废气泥浆及钻屑、工程弃土弃渣等。生活垃圾,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理;施工废料,部分可回收利用,剩余废料依托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废弃泥浆,pH调节为中性后收集在泥浆池中,固化处理后就地埋入防渗泥浆池,填埋后上面覆盖30cm的耕作土,恢复原有地貌;废钻屑,用于加筑堤坝或平整场地。

营运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各站场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清管作业产生的废渣、分离器检修产生的粉尘以及过滤分离器产生的废滤芯。生活垃圾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理;清管作业废渣、分离器检修粉末,排入站场内防渗排污池,定期清运至填埋场;过滤分离器废滤芯,产生即运至填埋场,不在站场存放。

5. 生态环境:主要影响为工程占地及施工造成带状地表植被的损失,对现有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应对措施是严格控制施工占地,在管道施工过程中做到对管沟区土壤的分层剥离、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和循序分层回填;及时进行生态恢复;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及施工时间,避免雨天和大风天开挖施工作业,落实各项水土保持措施,依法履行林地与红线穿越手续。

6. 风险防范:选线时尽可能避开居民区以及复杂地质段及密集林区;对沿线人口密集、房屋距管道较近等敏感管段,提高设计系数,增加管道壁厚,增加埋深;各站场严格按防火规范布置平面;设计上选用质量可靠的管材和关键工艺设备,做好泄露监测和报警。运行阶段建立安全管理机制,做好管线的巡线和维护、设备的检修、事故时的抢修、封堵等作业,制定事故应急措施及应急监测计划、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

公众参与情况:建设单位采取网站、报纸、张贴公告等形式进行。

有关部门的意见:不可避让生态保护红线的论证意见,省能源局复函、省林业局复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解读
文件下载